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跨考網(wǎng)公共課政治馬原正文

快速清除馬哲復習中的第一個攔路虎——唯物論中的“物質”_跨考網(wǎng)

最后更新時間:2015-10-08 18:19:40
輔導課程:暑期集訓 在線咨詢
復習緊張,焦頭爛額?逆風輕襲,來跨考秋季集訓營,幫你尋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快速清除馬哲復習中的第一個攔路虎——唯物論中的“物質”

  唯物論是馬原當中乃至整個考研政治的重頭戲,因其研究對象的特殊性使其內容極為抽象,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對整個客觀世界的本質所作的最高抽象,因此唯物論是整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理論基礎。雖然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具有不少科學知識,但除學習哲學專業(yè)同學之外,大多數(shù)同學對唯物論的思維方式并不是適應的,那么怎樣才能學好唯物論呢,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李老師認為,首當其中要理解好什么是 “物質”。

  (1)物質定義

  “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

  (注釋:列寧指出,當然,就是物質和意識的對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過了這個范圍其對立就變成相對的了。)

  (2)對于定義的理解

  物質定義中物質的客觀實在性是從世界上萬事萬物中抽象出來的物質的共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同時,物質也具有“可知”的特性即物質雖然不依賴于人的意識,但人們能夠認識它。

  這里需要注意 “客觀實在”與“客觀存在”間的區(qū)別:

  ①“客觀實在”:是指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實實在在地存在著的特性。它是對世界萬事萬物和現(xiàn)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對于意識來說,它是第一性的東西,不包括精神、意識現(xiàn)象。

 ?、凇翱陀^存在”:是相對于主觀而言,既可以指物質具體形態(tài),也可以指具體的思想。客觀存在的東西除了物質現(xiàn)象之外,還有精神、意識現(xiàn)象。

  “客觀實在”與“客觀存在”間的聯(lián)系: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陀^存在不僅包括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物質現(xiàn)象,還包括不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精神、意識現(xiàn)象。

  要明確物質和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間的區(qū)別

 ?、僬軐W上的物質是指各種物質具體形態(tài)的共性——客觀實在性;物質具體形態(tài)則是物質的具體表現(xiàn),它不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還具有自己的個別特性。

 ?、谡軐W上的物質不能被創(chuàng)造、改變和消滅,而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則可以被人創(chuàng)造、改變和消滅。

  物質和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間聯(lián)系:

 ?、僬軐W上的物質是從各種物質具體形態(tài)中概括和總結出來的,沒有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就沒有哲學上的物質。

 ?、诙叩年P系是一般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3)對于列寧物質定義注釋的理解

  列寧指出,當然,就是物質和意識的對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過了這個范圍其對立就變成相對的了。

  一直以來我們接觸的定義幾乎都是屬加種差的定義方式來完成的,它的公式是:被定義項=種差+鄰近的屬.例如給“人”這個概念下定義,先要找出“人”的屬概念如“動物”,然后確定“人”與屬概念“動物”之下的其他并列的種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差別,即種差:“能夠制造和使用生產(chǎn)工具”,這樣,人的定義就可表述為:“人是能夠制造和使用生產(chǎn)工具的動物”。然而列寧并沒能采取這樣的定義方式來定義哲學上的物質概念,因為他找不到比物質更大的“屬”概念來把握物質,因此他采取另一種定義方式——關系定義,既然不能直接用大的屬概念來限定定義項(物質),那就找與定義項物質相對的一個定義(意識)來把握物質,因此我們說列寧是從物質與意識的關系上來把握物質的。采用這樣的定義方式之后,列寧又給這個定義加了一段注釋,即便物質和意識的對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過這個范圍便是相對的了。列寧想說明的是:只有在討論物質和意識究竟哪個才是世界本源的時候,物質和意識才是絕對對立的,也就是只有先把統(tǒng)一在物質當中意識獨立出來,讓他們絕對對立,才能回答哲學基本問題;當我們不討論本源問題的時候物質和意識的對立是相對的,也就是再把已經(jīng)對立的物質和意識在合起來,才是符合馬克思所主張的唯物主義一元論。

  (4)物質觀的理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的確立劃清了四條界限

 ?、賱澢逦ㄎ镏髁x一元論與唯心主義一元論和二元論的界限

 ?、趧澢蹇芍撆c不可知論的界限

 ?、蹌澢遛q證法與舊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界限

  ④劃清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界限

  例題:

  1.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石是()

  A.物質范疇

  B.自然范疇

  C.主觀范疇

  D.客觀范疇

  【答案】A

  2.列寧對物質的把握是通過()

  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界定的

  B.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界定的

  C.主體和客體的關系界定的

  D.一般和個別的關系界定的

  【答案】A

  3.對于物質范疇,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辯證法》中做出了這樣的表述:“實物、物質無非是各種物的總和,而這一概念就是從這一總和中抽象出來的”。恩格斯對物質范疇的定義是通過()

  A.認識與實踐的關系界定的

  B.物質與意識的關系界定的

  C.個別與一般的關系界定的

  D.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界定的

  【答案】C

  4.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A.主觀實在性

  B.客觀實在性

  C.可知性

  D.不可知性

  【答案】B

  5.馬克思主義關于物質世界本質的觀點的根本特點是()

  A.物質的惟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B.人類實踐活動也是物質的一種形態(tài)

  C.物質是各種實物的總和

  D.從與意識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中去把握物質、規(guī)定物質

  【答案】D

  6.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范疇與自然科學的物質范疇的關系是()

  A.本原和派生的關系

  B.普遍和特殊的關系

  C.本質和現(xiàn)象的關系

  D.形式和內容的關系

  【答案】B

  7.早在19世紀80年代,恩格斯在總結當時哲學和自然科學發(fā)展成果時就指出:“物、物質無非是各種物的總和,而這個概念就是從這一總和中抽象出來的?!备鶕?jù)恩格斯的論述,哲學上的物質概念和科學上的物質形態(tài)的關系是()

  A.必然和偶然的關系

  B.決定和被決定的關系

  C.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的關系

  D.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答案】D

  2009年1. 物質和意識的對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過這個范圍便是相對的了,這個范圍是指( )

  A. 物質和意識何者為第一性

  B.物質和意識是否具有統(tǒng)一性

  C.物質和意識何者更為重要

  D.物質和意識何者與社會生活的關系更密切

  【答案】A

  2003年 1.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立之后,開始出現(xiàn)了

  A.唯物論與唯心論的對立

  B.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

  C.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

  D.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對立

  【答案】D

  2008年1.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唯心主義哲學、舊唯物主義哲學的根本區(qū)別在于

  A.堅持人的主體地位

  B.堅持用辯證發(fā)展的觀點去認識世界

  C.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D.堅持從客觀的物質實踐活動去理解現(xiàn)實世界

  【答案】D

  2002年16.意識和物質的對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出這個范圍,其對立便是相對的。這是因為

  A.意識根源于物質

  B.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C.意識是物質的固有屬性

  D.意識是物質的存在形式

  E.意識可以轉化為物質

  【答案】ABE

相關推薦
考研指南

2016考研大綱原文及解析下載

2016考研大綱解析專題

報名指導

2016考研全國各省市網(wǎng)報公告

2016年全國各省考研報名現(xiàn)場確認時間匯總

最新推薦

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入口

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公告

關注“跨考教育”,聽說考研的人都關注了!

跨考考研課程

班型 定向班型 開班時間 高定班 標準班 課程介紹 咨詢
秋季集訓 沖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專業(yè)課1對1+專業(yè)課定向輔導+協(xié)議加強課程(高定班)+專屬規(guī)劃答疑(高定班)+精細化答疑+復試資源(高定班)+復試課包(高定班)+復試指導(高定班)+復試班主任1v1服務(高定班)+復試面授密訓(高定班)+復試1v1(高定班)
2023集訓暢學 非定向(政英班/數(shù)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協(xié)議班) 13800起 先行階在線課程+基礎階在線課程+強化階在線課程+真題階在線課程+沖刺階在線課程+專業(yè)課針對性一對一課程+班主任全程督學服務+全程規(guī)劃體系+全程測試體系+全程精細化答疑+擇校擇專業(yè)能力定位體系+全年關鍵環(huán)節(jié)指導體系+初試加強課+初試專屬服務+復試全科標準班服務

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北京尚學碩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含本網(wǎng)和跨考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本網(wǎng)未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wǎng)”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wǎng)轉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再通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跨考網(wǎng)”,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速來電與跨考網(wǎng)聯(lián)系,電話: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