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史綱必看重點:新舊三民主義

最后更新時間:2019-09-11 16:16:43
輔導課程:暑期集訓 在線咨詢
復習緊張,焦頭爛額?逆風輕襲,來跨考秋季集訓營,幫你尋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時間飛逝,轉眼間9月快過去一半,2020考研已經確定將在12月21日舉行。關于政治學科包含五門課程,其中中國近現代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史綱,對于考研政治的其他學科來說,應該算是最好復習的。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20考研政治近現代史綱要新舊三民主義的內容要點,教你快速的掌握它們。

  三民主義反映了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社會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觀歷史進程提出的三大斗爭任務。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民族主義的基本內容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面對中國人在西方列強侵略面前所表現出的渾渾噩噩、萎靡不振的狀況,孫中山將民族問題作為三民主義的首要問題提出來,確立了近代思想文化運動的更高的奮斗目標。

  以“創(chuàng)立民國”為內涵的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學說的核心部分,其基本含義就是進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權主義從理論上解決了當時革命派迫切需要解決的奪取政權與建立政權的問題。

  以“平均地權”為核心內容的民生主義,是孫中山三民主義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是他的“社會革命”綱領。通過平均地權實現土地國有,是孫中山設計的解決土地問題的方案。

  三民主義存在著歷史的局限,主要表現為缺乏明確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內容。但是,它批判地承襲了農民戰(zhàn)爭和維新運動的積極內容,從西方借取了民主主義思想素材,成為中國近代社會中具有比較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綱領。

  新三民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單方面稱謂孫中山生前對其“三民主義”思想作出的最后一個版本的修正,是孫中山晚年聯(lián)俄容共、扶助和依靠農工的思想的體現。但由于其中涉及中國國民黨聯(lián)合蘇俄和中國共產黨的問題,加之孫先生逝世后兩黨交惡,所以兩黨對此存在著截然相反的說法,并且爭議保持至今。中國國民黨方面始終堅決否認曾有“新三民主義”這個概念存在過,在現今可以查閱到的國民黨方面保存的所有文件里也找不到關于新三民主義的記載。而只有在共產黨方面保存的歷史文件里能找到這個新主義的蹤跡?,F在金門島上著名的“三民主義統(tǒng)一中國”標語,與廈門對岸的“一國兩制統(tǒng)一中國”標語遙遙相望。根據中國共產黨的記載,1924年孫中山在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提出具體反帝斗爭要求,認清了國內反動勢力和帝國主義的本質及關系,以及對中國革命的危害。孫中山的民族主義的內容演變成排滿興漢→反滿貴族→明確反帝斗爭。新三民主義中的民權主義:強調國家政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強調它的人民性、群眾性。這樣將資產階級民權政治與反帝民族主義斗爭相結合,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和飛躍。新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重新解釋了“平均地權”,提出了新的方針,即“耕者有其田”,明確反對封建剝削。“節(jié)制資本”,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對于工人,則由國家“制定勞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民生主義和扶助農工政策緊密地結合起來,推動了國民大革命。

  與舊三民主義相比,新三民主義有了質的飛躍和巨大的進步。因此,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又被中國共產黨人稱為“革命的三民主義”和“新民主主義的三民主義”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

  (注:本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跨考考研課程

班型 定向班型 開班時間 高定班 標準班 課程介紹 咨詢
秋季集訓 沖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專業(yè)課1對1+專業(yè)課定向輔導+協(xié)議加強課程(高定班)+專屬規(guī)劃答疑(高定班)+精細化答疑+復試資源(高定班)+復試課包(高定班)+復試指導(高定班)+復試班主任1v1服務(高定班)+復試面授密訓(高定班)+復試1v1(高定班)
2023集訓暢學 非定向(政英班/數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協(xié)議班) 13800起 先行階在線課程+基礎階在線課程+強化階在線課程+真題階在線課程+沖刺階在線課程+專業(yè)課針對性一對一課程+班主任全程督學服務+全程規(guī)劃體系+全程測試體系+全程精細化答疑+擇校擇專業(yè)能力定位體系+全年關鍵環(huán)節(jié)指導體系+初試加強課+初試專屬服務+復試全科標準班服務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北京尚學碩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含本網和跨考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再通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跨考網”,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速來電與跨考網聯(lián)系,電話:400-883-2220